通往社区“善治”之路

通往社区“善治”之路

2016-03-07 10:24:41  浏览次数:3518



实现社区“善治”应该有多项评判指标,既包括社区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社区公共资源、民主权利充分共享,社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优化供给,也包括以积极参与和主动承担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精神的养成、和睦安宁与守望相助邻里关系的形成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街道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着力实现社区“善治”。



科学定位街道在社区共治中的角色

完善社区共治结构,厘清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处理好“掌舵”和“划桨”的关系。



积极培育居民的社区精神

社区精神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思想基础。积极参与、主动承担、共建共享等是社区精神的核心。加强社区共治,应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精神,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居民区层面优化居委自治机制

一是建设多层次有效动员的新制度支持,逐步形成以组织(各种居民区自治组织)、活动(公益活动)、会议(评议会等)为载体的多路径动员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各种居民区自治的组织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居民的有效自我表达。
二是探索居民区民主决策的自我实现机制,通过充分激活民主评议会等“三会”制度,不断建设新的居民区组织化决策参与平台等方法,构建基层社区居民民主决策的自我实现机制,从而为社区公共生活的发育提供深层动力源泉。



创新社会治理模型架构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