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篇:推进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政策思考

城市治理篇:推进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政策思考

2020-08-06 10:16:51  浏览次数:2695

转自智慧城市发展联盟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升级,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大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成为核心任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创新力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征之一,是推进城市组织架构优化和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城市运行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是新时代城市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民生改善的实事工程,更是抢抓新一轮城市发展机遇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访谈内容:

欢迎来到智慧城市大家谈,本期访谈的主题是城市治理智慧化。我们邀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发展部主任,副研究员郑明媚,郑主任将和我们分享她对于推进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政策思考。


1、快速城镇化制约城市的有效治理,城市一体化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主持人:郑主任您好,要谈城市治理智慧化,首先要了解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城镇化的背景吗?

郑明媚:主持人你好,目前中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快速城镇化出现了“大城市病”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未富先老、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同时还面临民生问题凸显、安全隐患增加、社会管理薄弱等问题,现在公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我国城市实现效治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

再就是中国城市呈现一体化发展的态势,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湾区,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为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我们要从单一的城市治理向城市群协同治理转变,从面向城市到面向城市和乡村共治的方向转变。这不仅仅是考验技术的创新能力,还要考验我们对治理理念、治理模式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能力。

以上这些背景我们应该了解,这也是我们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的主要出发点。



2、城市治理智慧化四大外部环境


主持人:我们知道城市治理智慧化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一项创新性课题。作为城市治理方面的前沿学者,从宏观方面来看,您认为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面临着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郑明媚:目前,我们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政策文件,从信息技术应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社区治理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全面贯彻社会治理先进理念,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已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城市治理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3、信息技术促进城市治理理念、治理内容、治理方式的变革


主持人: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请问在信息时代,城市治理能力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有何不同?

郑明媚: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推动城市治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实现城市治理的智慧化成为了可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颠覆式创新应用,不断打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城市治理理念、治理内容、治理方式的变革。城市治理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今世界,以“互联网 + ”为核心的运行体系正在重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打破物理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人类活动空间从物理世界快速向虚拟空间延伸。


4、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还不太高,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主持人:郑主任您从四个方面全面的总结了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外部环境,其中也提到了一些我国城市治理的现状,您认为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总体情况如何?

郑明媚:前两年我们联合国脉互联等有关机构对全国近 30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估,这个评估持续了两年。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还不太高,且各地发展水平不同,从全国来看,仍处于治理智慧化体系构建发展阶段,按照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体系构建阶段的等级划分,排在前三名的城市也还属于治理智慧化的推动者。通过对华中、华北、华南、西北、东北、西南、华东七个区域城市治理智慧化得分情况的统计分析,总体是东部发达地区走在前列,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一些(如图一)。整体来看,区域间城市治理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各城市发展理念、经济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参差不齐,导致各区域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呈现高低不均状态。


5、五项一级指标、十项二级指标构建城市治理智慧化评估模型


主持人:您谈到构建城市治理智慧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请问这项评估体系包含哪些指标?各指标的评估结论如何?

郑明媚:我们的城市治理智慧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主要包含五项一级指标,分别是智能感知、智慧管理、惠民服务、网络空间、主体协同。

智能感知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基础,该指标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和支撑平台2个二级指标。整体来看,各区域相差不大,表明各区域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比较重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果见表1)

智慧管理是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治理智慧化的关键。其中包括资源开放、综合管理、智能决策三项二级指标,具体包括政府数据开放、政务公开、城市协同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大数据辅助决策等五个评估要点。通过针对五个评估要点的不同区域得分情况对比分析,各个区域得分存在明显差距,华东地区的建设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华南地区次之。(结果见表2)

惠民服务是城市治理智慧化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城市治理智慧化的核心目标,主要包含政务服务和城市公共服务两个二级指标,可以看出华东地区的建设水平高于其它地区。各区域惠民服务水平相对比较均衡。(结果见表3)

随着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网络空间评估主要从舆情监测、网络市场监管、网络安全 3 个维度进行。整体来看,各区域该项指标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结果见表4)

主体协同评估指标包括模式创新、参与主体、互动交流 3 个二级指标,主要从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情况、万人社会组织数量、互动交流渠道建设情况、社会化媒体参与度 4 个维度进行评估。不同区域主体协同指标得分均值差距不是很大,其中华东、华南两个地区各项指标的总体得分较为突出,东北地区主体协同指标的得分均值最低 。(结果见表5)


6、我国城市治理存在五大问题


主持人:郑主任,通过您这么完整的评价与研究,您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我国城市治理存在哪些问题?

郑明媚:通过建模和研究,我们总结了我国目前城市治理的现状和问题。第一,现代城市治理理念还不能深入人心,我国各省市现代城市治理理念正逐步推广,但具有城市综合管理职能的部门较多,职能交叉、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等成为常态化问题,已不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下的城市治理需要。第二,城市治理智慧化体系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初步构建阶段,以新理念集中打造治理智慧化体系的城市还比较少,大多是在政策文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资源体系等方面只是进行了局部的创新实践。第三,近几年,我国通过大力实施“互联网 + ”行动计划及信息惠民重点工程等,使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成果初显。第四,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评估结果显示,智能感知和网络空间两项评估指标的平均得分率相对较低,虚拟空间管理支撑不强。第五,当前我国城市治理智慧化主体协同水平较低,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社会参与度,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体系建设。


7、五条政策建议应对五大问题


主持人:郑主任,基于您的结论,您对我国的城市治理智慧化有哪些政策建议?

郑明媚: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我们整理了五条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加强制度设计,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城市治理协调指挥与运营管理机构,形成一体化的城市治理网络与运行体系。加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减少城市治理的制度沟通成本,确保城市治理过程中有法可依。另外,根据各个城市自身特点,推进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以重点管理领域为核心的一体化治理架构,逐步整合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加强试点示范与经验总结,最终形成符合城市实际需要的治理体系。

第二,为了全面加快我国城市治理步伐,需要加大统筹布局与体系化推进力度。提升战略定位,加强统筹布局,明确实施路径,循序渐进推进,坚持多管齐下,体系化推进。

第三,继续拓展“互联网 + 城市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创新以“互联网 + 服务”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全面落实“互联网 + 政务服务”政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充分拓展“互联网 + 城市服务”渠道,支持企业开发大数据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应用。

第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一是按照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加强城市数据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务实推进数据的清洗比对,逐步实现城市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加强虚拟空间管理,加快制定出台虚拟空间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信用体系。四是完善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增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预防能力。

最后,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社会参与度,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智慧化体系建设。一是创新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合理定位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职能,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环。二是发挥企业在城市治理中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强城市治理领域的基础数据采集与资源挖掘,建立多主体治理模式。三是利用“互联网 + 民生服务”重点工程建设机遇,建立专家咨询和听取市民代表意见机制,推动城市治理由“动员型”参与转变为“自觉型”参与,继续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架构,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

主持人:谢谢郑主任的总结与建议。其实城市治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复杂,城市治理智慧化既无现成方法经验可循,也无规范的评价标准。未来的城市治理之路需要像郑主任这样的青年学者更多的参与进来,推动城市管理向着城市治理方向转变,再次感谢郑主任的分享。